行业预测显示,到2025年,市场上约有20%的钻石将来自实验室培育

宝希兰 · 2025年9月26日

行业预测显示,到2025年,市场上约有20%的钻石来自于实验室合成。近年来,培育钻石在数量、尺寸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。GIA 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:他们每天收到的 CVD 培育钻石数量,已经超过过去一整年的总量。可见了解培育钻石的生产方式、处理手段和鉴定方法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

这里可以了解个数据,全球合成钻石年产量在600-700万克拉,其中中国年产约300万克拉,印度150克拉,美国100万克拉。

左侧是CVD钻石板,右侧是一颗 10克拉的实验室培育钻石

实验室培育钻石的生长方式

目前,GIA检测的大多数培育钻石主要有两种工艺:CVD(化学气相沉积)HPHT(高温高压)。两者都需要以“钻石种子”为基底,作为新钻石的晶体蓝图。

  • CVD工艺
  • 在一个反应器内,通过甲烷等碳氢化合物和氢气的混合气体,在等离子体环境中沉积碳原子,逐层生长钻石。氢气比例高达90%~99%,能有效抑制石墨等杂质碳的生成,从而保证钻石的纯净度。
  • 近年来,CVD 技术的突破使得大颗粒、颜色更优的钻石不断出现。
  • HPHT工艺
  • HPHT 模拟地球深处形成天然钻石的环境:在 5~6 GPa 的高压和1300~1600°C的高温下,让石墨等碳源在金属熔剂中溶解并重新结晶为钻石。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周,具体取决于目标钻石的大小和质量。
  • HPHT方法早期更常见,如今仍是中国厂商批量生产碎钻的重要方式。

颜色、净度与尺寸的变化

  • 颜色
  • 早期的CVD钻石多为接近无色(G~N 色级),甚至带灰。自 2020 年后,D、E、F 等无色级样品的数量明显增加,工艺进步是关键。
  • HPHT 钻石则在过去 10~15 年间逐渐摆脱氮杂质带来的黄色调,如今超过 90% 的样品都是无色级。
  • 净度
  • HPHT 钻石要想在无色和高净度上同时达标,难度很高,因为缺乏氮元素会减慢生长速度,需要极精细的配方控制。CVD 钻石则更适合分阶段生长和后期处理,因此在净度控制上灵活度更高。
  • 克拉重量
  • 2000 年前后,CVD 钻石大多不足半克拉;如今,3 克拉以上已成常态。
  • 2022 年,记录在案的最大 CVD 刻面钻石重达 16.41 克拉;仅两年后,印度工厂展出了 75.33 克拉 的 CVD 祖母绿切割钻石。
  • HPHT 钻石甚至突破了 100克拉,目前最大的实验室合成晶体达到 150.42 克拉

全球生产格局

根据行业报告,2020 年全球产量约600–700万克拉 实验室培育钻石:

  • 中国:约300 万克拉,主要依靠 HPHT 工艺,擅长批量生产小颗粒钻石,同时也有少量 CVD 厂商能够做出大颗宝石级钻石。
  • 印度:约 150 万克拉,CVD 工艺为主,苏拉特拥有 4000–6000 台反应堆,是全球切割抛光中心。2024 年在 JCK 展会上展出的 75.33 克拉钻石就来自印度。
  • 美国:约 100 万克拉,多数源于半导体产业转化,利用 CVD 工艺生产宝石级钻石,品质精良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培育钻石不仅在珠宝市场越来越受欢迎,也因其高硬度、高导热性、生物兼容性等特性,在电子、医疗等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。

行业意义

与天然钻石相比,绝大多数无色到近无色的实验室钻石都属于II型(几乎不含氮杂质),而天然钻石中II型仅占约1%。这让实验室钻石在光学表现和鉴定特征上呈现出鲜明差异。

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接受度提升,实验室培育钻石不仅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,也正在从“替代品”走向“主流选择”。

文章来源:GIA

阅读 197
0 人点赞
评论
还没有评论,来占个前排~
0/300
取消回复
1/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