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A官网最新公布了如何检测彩色宝石的流程。
当购买附有GIA 证书的彩色宝石时,等于选择了全球公认的宝石鉴定与分析标准。GIA 以客观、严格与先进技术著称,能鉴定宝石身份、产地(如可确定)与处理状态,对价值判断至关重要。
评估全流程(5 步)
这颗红宝石正在用高精度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设备进行测量。
步骤 1|宝石接收与基础记录
- 去标识:隐藏提交者姓名/店铺信息,确保公正。
- 非接触式光学设备记录尺寸与重量;一定尺寸范围内的散装刻面宝石会做比重测试。
步骤 2|基础鉴定测试
使用标准宝石学工具初检:
- 折射仪、偏光镜、二向色镜、分光镜
- 紫外光检查(SWUV/LWUV):观察荧光/磷光特征,辅助识别真伪、处理与部分产地线索。
- 孔赛石:LWUV 下常见橙色荧光
- 红宝石(大理岩型如缅甸):LWUV/SWUV 下明亮红色荧光
- 祖母绿:裂隙填充物在 LWUV 下亮黄至蓝色荧光
- 蓝宝石:部分热处理样品在 SWUV 下呈白垩荧光
裂缝填充祖母绿的环氧树脂填充物通常会发出蓝色荧光。
步骤 3|颜色评定
- 在受控光源下,正面朝上观察,与孟塞尔颜色体系与比色石对照。
- 符合严格标准(天然、未扩散处理)者,可能使用特定颜色术语:
- 蓝宝石 “皇家蓝(Royal Blue)”
- 红宝石 “鸽血红(Pigeon’s Blood)” 等
步骤 4|高科技检测(按需)
用于进一步区分天然/合成、处理与产地线索:
- UV–Vis–NIR 光谱:颜色成因与致色元素(常用于蓝宝石、祖母绿、碧玺、钴尖晶石等)。
- FTIR 光谱:红外吸收特征,辅助判定天然/培育与部分处理(常用于刚玉、金绿玉、玉石、石英等)。
- EDXRF:元素成分检测(X 射线荧光),用于天然/合成、产地与处理/涂层线索。
- LA-ICP-MS: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(微创),检测微量元素,辅助产地、天然/合成与扩散处理判定。
- 拉曼光谱:鉴定矿物种类与内含物。内含物可帮助判断天然/合成与产地线索。
- 显微镜检查(最高约 50×):依然是“王牌”——
- 看局部处理:净度增强(填充)、热处理、染色等
- 看内含物/应力:天然或实验室制造、产地线索
- 看表面与结构:涂层、拼合石、损伤等
- 多种照明方式配合:暗场(凸显内含物)、漫射(看色带)、反射(表面特征)、光纤(定向照明)、偏振(光学性质/应变)
例:可见-近红外光谱可区分钴尖晶石(钴致色、蓝更艳)与铁致色尖晶石(灰蓝倾向),价值不同。
在暗场照明下观察这颗合成橙色蓝宝石。
步骤 5|出具结果并寄回
- 完成评估后,宝石被妥善包装寄回,并附上相应 GIA 报告:
- a) GIA 彩色宝石鉴定报告:鉴定并描述宝石及可检测到的处理。
- b) GIA 彩色宝石鉴定与原产地报告:在 a) 基础上,增加产地意见(适用天然红/蓝宝石、祖母绿、帕拉伊巴碧玺、红色尖晶石、亚历山大变石等,包含已镶/未镶样品)。
关键词速查
- SWUV/LWUV:短波/长波紫外线
- UV–Vis–NIR:紫外–可见–近红外光谱
- FTIR: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
- EDXRF: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
- LA-ICP-MS: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
- 拉曼光谱:激光散射光谱,识别矿物与内含物
GIA 专业与数据基础
- GIA 宝石学家接受覆盖 60+ 宝石品种/变种/处理方式 的系统训练。
- GIA 实地团队在全球矿区与市场进行 100+ 次考察,采集数千个已知原产地样本,构建世界级参考库,用于研究与产地判定。
购前提示(给消费者/卖家)
- 看报告类型:若关注产地溢价(如缅甸红、克什米尔蓝、哥伦比亚祖母绿等),请选择“鉴定与原产地报告”。
- 核对处理信息:热处理、裂隙填充、扩散处理等都会显著影响价值。
- 理解术语:“皇家蓝”“鸽血红”等并非随意描述,需满足严格光学与颜色条件。
- 留意镶嵌状态:已镶/未镶可能影响检测方式与可见特征,报告中会注明。
- 尺寸与重量:非接触式量测+比重测试为后续估值提供基础参数。
可选附录(商用摘要版,适合海报/卡片)
- 标准:GIA = 全球公认宝石鉴定标准
- 核心:身份 | 处理 | 产地(如可判定)
- 流程:接收 → 初检 → 颜色 → 高科检测 → 出证
- 报告:鉴定报告 / 鉴定+原产地报告
- 价值点:客观公正、技术领先、数据库完备
阅读 24
标签
评论
还没有评论,来占个前排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