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9日,一场堪比电影情节的珠宝大劫案在法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殿堂——卢浮宫博物馆悄然上演。如今,一周时间过去,疑犯陆续落网,但谜团仍未揭开。
价值过亿的珠宝,白天“蒸发”于卢浮宫
案件发生在10月19日上午9点30分左右,正值博物馆开放前的准备时段。四名窃贼行动迅速、计划缜密。其中两人驾驶一辆伪装成家具运输用的液压升降卡车,直达卢浮宫二楼的阿波罗画廊。该展厅是博物馆最负盛名的展区之一,陈列着法国皇室的珠宝与王冠。
窃贼从一扇窗户进入画廊后,精准破坏了两个展柜,抢走了八件无价珠宝——包括法国皇帝拿破仑·波拿巴第二任妻子玛丽·路易丝佩戴的祖母绿项链和耳环。令人惊讶的是,他们却“选择性”地留下了欧仁妮皇后的黄金钻石祖母绿王冠。
这起案件迅速震动法国社会与国际文博界。

卢浮宫被盗祖母绿项链和耳环

卢浮宫蓝宝石珠宝被盗

卢浮宫失窃的胸针

欧仁妮皇后的珍珠钻石王冠
嫌疑人被捕,调查进入关键阶段
10月26日晚,巴黎检察官劳雷·贝库奥通过办公室发布声明,确认多名涉嫌参与盗窃的嫌疑人已被逮捕。其中一名关键嫌疑人在试图逃离法国时,于巴黎戴高乐机场被捕。
尽管检察机关并未透露逮捕的具体人数或其在犯罪中的角色,但表示案件仍处于初步侦讯阶段,更多信息将在嫌犯拘留期结束后公布。
根据法国法律,涉嫌有组织犯罪者可被扣押并审讯长达96小时而无需提出正式指控——这意味着警方最迟可至周三前决定是否正式起诉。
国际刑警介入,失窃珠宝已全球通缉
因涉案珠宝不仅经济价值逾1亿美元,更具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,国际刑警已将失窃物品纳入其全球被盗艺术品数据库。该数据库目前收录超过5.7万件失窃艺术品,并供全球执法与文博机构使用。
据悉,警方已调取了卢浮宫内外的监控录像。部分视频显示窃贼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,整个行动持续时间极短,专业度令人咋舌。
案件仍未完结,背后是否有“买家”指使?
随着部分嫌疑人被捕,此案仍有诸多待解之谜:
- 窃贼为何刻意留下最具标志性的欧仁妮王冠?
- 是否存在幕后“定制买家”?
- 其他涉案人员是否已逃出法国?
- 丢失的珠宝能否完好无损地被追回?
卢浮宫方面尚未正式回应媒体,但有博物馆人士匿名透露,阿波罗画廊的安保系统此前曾因维修进行部分关闭,是否为犯罪分子“踩点”留下空档,尚待调查。
大案频发,欧洲博物馆安保再成焦点
值得一提的是,卢浮宫案件并非孤例。2023年德国绿穹珍宝馆、2019年德累斯顿宫的珠宝劫案均震惊世界。大规模、有组织的艺术品盗窃呈现出频率上升与作案手法专业化趋势。
文博界与安保专家呼吁,欧洲各大博物馆需重构安全策略,避免成为“高价值、低风险”的犯罪目标。
艺术的份量,不止于金银珠宝
在这起案件中,损失的不只是昂贵的宝石,更是法国、乃至世界的文化记忆与艺术遗产。我们希望,这些珍贵文物能早日归还原位,而藏在幕后的真相,也能尽快水落石出。
故事仍在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