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石动态

发现金绿宝石

宝希兰 · 7 月前

金绿宝石(Chrysoberyl)是一种铍铝氧化物宝石,化学式为BeAl₂O₄。其名称源自希腊语,意为“金黄色的绿柱石”。金绿宝石以其独特的光学效应而闻名,主要包括猫眼效应和变色效应。


 

历史背景:

1830年:据传,芬兰矿物学家尼尔斯·古斯塔夫·诺登斯基尔德(Nils Gustaf Nordenskiöld)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发现了一种新型宝石。最初,他将其误认为是祖母绿。由于这种宝石在不同光源下呈现不同颜色,被命名为“亚历山大石”(Alexandrite),以纪念当时的俄罗斯皇储亚历山大二世。


 

主要品种:

1. 普通金绿宝石:无特殊光学效应,颜色多为黄色、绿色或褐色。

2. 猫眼:因内部含有平行排列的细小丝状包裹体,经过弧面切割后,在光照下呈现一条明亮的光带,称为猫眼效应。在中国大陆,只有具备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可以直接称为“猫眼”。

3. 变石(亚历山大石):在不同光源下显示不同颜色的金绿宝石。日光下呈绿色或蓝绿色,白炽灯下呈红色或紫红色。这种变色效应主要由于宝石中含有铬元素。

4. 变石猫眼:同时具有变色效应和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,极为罕见,因而更为珍贵。


 

主要产地:

俄罗斯:乌拉尔山脉是最早发现变石的地区。

巴西:米纳斯吉拉斯州(Minas Gerais)是重要的金绿宝石产区,出产各种类型的金绿宝石,包括猫眼和变石。

斯里兰卡:以出产高品质的猫眼和变石而闻名。

印度:南部喀拉拉邦也有猫眼的产出。


 

物理性质:

硬度:摩氏硬度为8.5,位于刚玉(9)和黄玉(8)之间。

光泽: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。

透明度:透明至半透明。


 

金绿宝石因其独特的光学效应和稀有性,在宝石市场上备受推崇。特别是具有猫眼效应和变色效应的品种,更是收藏家和珠宝爱好者追求的珍品。


 


 

阅读 10